京航運河河道植物護坡實例京杭運河兩淮段從溧陽市清安有機化工廠至淮安市黃碼大橋航道兩岸長約14.58公里范圍內,有生長茂密的天然蘆葦,蘆葦作為野生植物,根須發達,抗旱、抗淹能力強,具有固土和凈化污水能力強的特點,作為生態護岸是極好的水保植物。
根據該河段的自然條件特點,兩岸沿線護岸工程中采用了植被護岸方式,為防止坡腳沖涮,在坡腳處拋填了一些碎石。
湖嘉申線湖州段部分航段原始生態較好,在高水位以上長有較茂密的野生茅草及灌木雜樹,在中水位附近長有成片蘆葦,針對該航段的特點,在坡腳進行拋石處理,拋石以外3米范圍內種植成片蘆葦。
格賓石籠結構復合種植基主要由鍍鋅或噴塑鋼絲網籠裝碎石肥料及種植土組成。
普通鋼絲鍍鋅層較薄,多小于40g/m2,工程應用中極易腐蝕,導致格賓石籠結構破壞。
因此,我國很少將其應用于永久性河岸防護工程,但在國外格賓石籠結構作為永久性護岸工程被廣泛接受和應用。
國外流行的護岸采用鍍鋅240g/m2的專用鍍鋅鋼絲網籠作為永久護岸的建筑材料。
格賓石籠結構生態護岸有兩種結構形式,一種是格賓石籠擋土墻,而另一種是網籠墊塊護坡。
格賓石籠結構生態護岸具有很好的整體性和柔性,既能夠抵御水流動力的拖拽,又能夠適應地基沉降變形。
在漓江護岸部分試驗段采用了格賓石籠擋土墻這種結構型式。
主要考慮漓江河床高度透水,抽干基坑的滲水為漿砌石擋土墻澆筑混凝土底板提供干地作業費用相當高,而格賓石籠結構水下施工方便;漓江一些河段的灘地上堆棄著大量粒徑在10mm~200mm間的卵礫石,而標準網籠眼的大小為80mm×100mm,這些棄碴完全可作為網籠內的部分填料,既便利又免去了專門清除治理棄碴的麻煩;漓江作為風景旅游區,這種護岸工程充分考慮護岸建筑與周圍景觀相協調的問題。
在沖刷不很嚴重的岸坡上如果采用籠石護岸,則結構安全有余而景觀尚欠自然,費用也高,而采用純草皮存在易遭受強降雨或常年受坡面徑流的沖刷導致邊坡失穩、坍塌等缺陷,格賓石籠復合植被技術是發展解決這一問題的方向。
本文網址:http://www.169bar.com/view/229 → 格賓石籠,哪里有格賓石籠?